close

走訪一趟奧賽美術館30周年大展,有了一點小小心得感受。這是無關乎任何美術基礎,僅僅是個人對視覺的直接體會。

由於展場內禁止攝影、拍照,故擷取網路上的圖片僅作示意圖,與現場的感受有一定程度的落差。(感受不到細膩筆觸,甚至是顏料的立體感)

保羅.塞魯西葉:

「Les Laveuses à la Laïta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拉伊達河畔洗衣婦》

筆觸有種滯留感,恰好對應了婦人肩上剛洗好衣物的沉重。整體畫面跟著重力下墜,所有物體也幾乎都是臃腫的;唯有地面上的草例外。地上的草莖垂直向上,銳利不已。配合上沉重的壓力,簡直可以感覺到芒刺在背。

「Bretonne donnant à manger aux cochons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餵豬的布列塔尼農婦》

稻穗是金黃的,散落在地面上幾乎像流淌。豬身上的紋路是柔和的,整體氛圍祥和不已。然而,婦人的臉上蒙著陰影,衣物色調偏藍,幾乎和方才敘述的是不同空間。不免想起,豬隻的安逸是建立在婦人的辛勞上。光是等待,就是折磨。你們吃吧!你們吃吧!遲早要償還的。也許陰影還有殺意。

文生.梵谷:

「Noon: Rest from Work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午睡》

梵谷的筆觸一向剛硬粗暴,如斧頭劈鑿似的。然而,他卻巧妙的運動筆觸方向製造順暢的視線流動,讓稻草的柔軟表露無遺。這種流動,也同時展現在午睡人的衣物上。於是,整幅畫就像午睡的姿勢,攤著。整體來看,梵谷透過釋憲流動潤飾筆觸剛猛,就像勞工透過午睡來舒緩疲憊一樣。

阿爾弗雷德·西斯莱:

「Lisière de forêt au printemps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春天的森林邊緣》

從森林邊緣以及後方若隱若現的房屋,可以簡單做出一種希望在眼前的想像。然而,這幅畫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左側橫生出的一節枝葉。這節葉子恰好擋住了幾乎整棟房屋,就像在否認希望的事實一般。這讓我驚覺,原來,這就是繪畫辯證的方式。

喬治·秀拉:

「Petit paysan en bleu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藍衣農夫》

這幅畫的筆觸非常模糊,甚至連人物的五官都看不太清楚,尤其是嘴巴。不禁讓我想到,這是否象徵著勞工階級只是像人口簿上的一個數字;連話語權也喪失了。

尚-法蘭索瓦·米勒:

「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牧羊女與羊群》

所有的視線都是向下的:羊群低頭吃草,牧羊女低頭織毛線。希望之光由上而下,乍看女子雖然是背光,可地面上的花草卻是無比燦爛美麗。對應整體向下的視線,便覺希望仍在,生生不息。

奇里.維克提維齊.勒莫克:

「La Mort du père dans une isba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樅木屋父親之逝》

光線從左射入,引導人的視線從左到右:先是看見有人在哭,然後只見搖搖欲墜的破舊木床,卻不見裏頭實際的景象。再向右見到一群孩子,我們視線的有限,就像他們年少的無知。

威廉·阿道夫·布格羅:

「William-Adolphe Bouguereau L'Assaut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襲擾》

一群生著天使翅膀的孩童們,恰似天真可愛可從母親臉上的神情看來,卻像是:襲擾。

亨利·羅特列克:

「Paul Leclercq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保羅.勒克雷爾肖像》

粗糙的線條,主要建構出物件與人物的邊框,讓人想到了雷厲風行。尤其是人物周圍的藍色,像是反白的強調意味。

亞豐斯.歐斯貝爾:

「L'Adieu au soleil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告別白日》(示意圖顏色刷淡不少,故或許體會不出其精妙之處)

整幅作品像是跟著女子的手勢上升,配合畫面下亮上暗,確定了向上的視線流動。於是,從下看到上,由亮漸轉暗,也就稱了畫作之名:告別白日。

尚-卡密爾.柯洛:

「Le Moulin de Saint-Nicolas-lez-Arras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聖尼可拉-雷-阿哈斯地方的磨坊》

一樣是前景樹林,後景房屋。可是這幅畫卻沒有運用大塊的樹林遮蓋整棟房屋;相對的,他選擇遮蓋天空。而且,還適度地留下一絲縫隙,讓我們知道天空被遮蓋的事實。更有趣的是,這片樹林並不是主動遮蓋,而是由風吹動,才自然地形成此一結果。一切皆是,不可抗拒的自然之力;相當於必然衝突。

里昂.伯納:

「雨果肖像」的圖片搜尋結果

《雨果肖像》

男子巨大的身軀,手肘靠著一本厚重的書,像是只有這樣的書才撐得起他。(外在與內在的雙關)

arrow
arrow

    畫一片麥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